ナチュログ管理画面 釣り 釣り 北海道・東北 アウトドア&フィッシングナチュラムアウトドア用品お買い得情報

2015年07月13日

19只基金主動退市

 


  彙添富28天短期理財債基主動清盤打破了迷你基金“僵而不死”的僵局。一年過去了,主動退市已然成為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的選擇,清盤的產品類型也日漸豐富,如短期理財債基、貨幣基金、指數基金、QDII基金均已出現主動清盤的案例,雖然主動管理型股基沒有勇於吃螃蟹的主動清盤者,但主動退市對於公募基金而言,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提醒一下,“年利率8%”為客戶準時還款下生效,假設借取HK$ 100,000的貸款,還款期為60個月,貸款年利率為8%,即實際年利率為8.52%;無論是公屋貸款還是的顧客,顧客您最終獲批核的貸款金額、還款年期及息率將按市場狀況及您的實際情況而有所調整。


  19只基金主動退市


  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一年來目前至少有19只迷你基金主動退出了公募市場,其中短期理財債基因收益不高流動性又不敵貨基的雞肋身份,成為清盤的集中營,繼彙添富28天短期理財之後,緊接著鵬華月月發、長盛添利30天、長盛添利60天、富國7天理財、華安7日鑫、光大保德信添利理財債基等8只短期理財債基,接連選擇主動清盤。


  此外,市場上銷量一般、規模較小的貨幣型基金也成為被清盤的對象,如第一只選擇清盤的貨幣基金——工銀瑞信安心增利場內貨幣基金,於去年11月宣布清盤。隨後,大摩基金旗下惟一的貨幣型基金因常年規模不佳也宣布清盤,上個月中原英石旗下中原英石貨幣基金也提出擬清盤的預案,該基金截至二季度末的規模僅有1355萬元


  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萬家基金旗下萬家市政純債基金也開啟了債券型基金清盤的先河。申萬菱信定期開放式債基和長盛季季紅一年期定期開放式債基,分別在今年5月和7月發布了可能觸及清盤線,終止基金合同的提醒公告。


  除固定收益類產品外,伴隨著今年股市流動性危機的爆發,偏股型基金中也出現了清盤案例,如國泰中小板300成長ETF聯接基金成為首只清盤的偏股基金,長盛基金旗下長盛市值百強ETF基金也擬終止基金合同,或成為首只清盤的ETF。QDII基金中,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和華寶興業成熟市場動量優選也成為首批擬清盤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


  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錢景財富CEO趙榮春表示,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理財日益深入人心,理財的品種越來越多,而且近年來新基金的密集發行,給基金公司帶來了挑戰。特別是一些小規模的基金,不僅規模小, 而且因為需要占用人力、後台、渠道等一些資源,對基金公司的資源優化會造成一定影響,在對持有人利益無損的情況下,清盤是不錯的選擇。


  主動管理型股基仍缺席


  盡管如今公募基金清盤已不再是稀罕事,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清盤基金陣營中,惟獨還缺少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的加入,也就是普通股基和混合型基金,然而規模已跌破清盤線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數量卻並不占少數。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低於5000萬規模清盤線的主動管理型股基有3只,分別為交銀施羅德消費新驅動股基、德邦優化配置股基和富蘭克林國海健康優勢生活股基,規模僅有934.39萬元、2171.84萬元和2606.1萬元。


  此外,混合型基金中,低於清盤線的基金數量更是高達22只,如西部利得新動向混合、華富策略精選混合、金元安順成長動力混合、安信靈活配置混合、諾德靈活配置混合、國投產業等,截至二季度末的規模均不到5000萬元,分別僅有2491.09萬元、3284.18萬元、3888.27萬元、3922.93萬元4416.78萬元和4602.29萬元。


  也就是說,截至二季度末至少有25只偏股型基金已經瀕臨清盤,但至今仍未有一例敢於嘗鮮,對此趙榮春認為,雖然我國有相關法規允許基金可以清盤,但是通常情況下基金公司都不會輕易提出,畢竟清盤對公司品牌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能不考慮。主動管理型股基通常以追求高業績為目的,基金管理人會親自不斷進行資產配置,熊市行情時,可以規避大面積下跌的風險, 再加上主動管理型股基相應的管理費較多,基金公司一般不會輕易考慮清盤。不過,不排除以後有此類基金清盤的可能。


  另外,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也指出,目前大部分規模較小的偏股型基金淨值通常是虧損的,一旦退市,那么基金持有人的損失將由賬面變成現實,如果基金公司不能給予相應的補償,對於長期持有該基金收益虧損的投資者無疑是不利的

  

Posted by bennettnichole at 15:54Comments(0)